朝堂之上,忠臣十分难得。跳出来的人分两拨, 一波是争, 以宁国公为首,开始跪在御书房前面跟皇帝请命赐死皇后。 还有一波是真正的为了皇族好,他们已经看出来皇帝不中用, 若是长此以往,这江山就姓宋了。 两拨势力一起上,英国公也没有怵,还是一般的神, 上朝说政事, 下朝在英国公府钓鱼下棋养花。 皇帝也有暗卫,在朝臣们开始一起攻击英国公的时候,他就派了暗卫去查。暗卫回来说英国公没跟人说自己的苦,在家里也是乐呵呵的模样。 皇帝就很是慨,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, 皇后也是这般, 好像那些闲言碎语进不了她的耳朵里。” 皇帝问, “那其他人呢?” 说的是宁国公等人。 暗卫:“跟谋士在房间里面说过话, 但是臣不敢进去,怕被发现,所以不知道说了设么。” 皇帝叹气,“宁国公本也是忠臣,这么多年没有错处,但是一山难容二虎,他的女儿如今在冷里,小树也是太后养的,本不和他们亲。” 暗卫听了不说话,他只说自己看见的,至于揣测和决定都不是他能做的。 皇帝就慨,“所以说,一个朝堂,外人来攻打的时候,是攻打不进来的,众人一致对外,自然有一番成就。可是自我争之时,就只顾得上名和利,哎,何其悲哀。” 正在说,就听太监说沈怀楠和李荣光到了。皇帝连忙让两人进来。这两个人是他现在唯一可以说说苦楚的了。 沈怀楠一进来就见皇帝愁眉苦脸。他端着脸到:“陛下可是为了英国公之事愁苦?” 皇帝唉声叹气,“如今他们抓着英国公有异心不放,一定要朕杀了皇后,贬谪英国公,这可如何是好。” 沈怀楠:“宁国公如此这般,不过是因着自己的女儿没用罢了,若是有用,早早的能为陛下读折子,写折子,怕是他早乐呵呵的告诉众人这是陛下仁善,妇人之语无所重要的,不用上纲上线。” 皇帝这般一听,便也觉得是。 他还点评了一番,“他家女儿看着聪明,其实笨的很,朕之前本来是用她来……” 本来是用她来打皇后的,结果一点用也没有。皇帝想到这里还很愤怒,“之前朕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,现在总算懂了,你们看宁国公是什么样子的,便也能明白她为什么如此之笨了。” 沈怀楠差点笑出声来。他道:“还是陛下英明。” 他还是为英国公府说话的,“别的臣也不敢保证,不过从先帝时开始,英国公府众人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高的官位,除了英国公跟小九,朝堂之上,他们家好似是没人的。” 李荣光:“小九还是先帝提拔上来的,若不是他得了先帝的眼,怕是只做个小县令就能安然一生了。” 皇帝听得连连点头,这么多人一起说英国公和皇后心有反意,他其实心里还是嘀咕的。但是在他看来,英国公和宁国公两人打擂台,于他并没有什么坏处,而且如果能借着宁国公的手把英国公的爪牙去除一些,那也是好的。 他只在琢磨怎么做。 但是英国公和宁国公两个人,英国公弱了,那宁国公必然就长了。 皇帝很是忧愁,怎么做才能让两个人都乖乖的成为手里的风筝呢? 他拿着线,牵着风筝跑。 皇帝接下来接见了宁国公和英国公。宁国公先来的,一进御书房里就开始说皇后的问题,句句泣血,口口声声都是为了皇帝好。 皇帝在心里哼了一声,觉得这个老头子果然没有英国公更受父皇的宠是应当的,瞧瞧这大公无私的模样,这是拿他做傻子呢。 皇帝如今也学会假模假样了,他笑呵呵的道:“好了,朕知晓你一心为朕,朕心里懂。” 宁国公走了,英国公进了,被人领着进御书房,跪着道:“陛下,臣让您费心了。” 皇帝一听他这话,就知道他明白。 他道:“卿快快请起。” 英国公摇头,十分惭愧,“臣不敢起,臣……臣有私心。” 皇帝问,“有何私心?” 英国公:“宁国公跟于翰林弹劾臣的时候,臣其实也想过是不是要就此离开朝堂。” “但是臣几次斟酌,都觉得离开朝堂可以,若是就此离开,臣怕是百年之后,也没有一个好名声了。” 他叹气,“臣不瞒陛下,在先帝……在先帝去世之前,臣其实也是要告老还乡的。那时候先帝说,先帝说,要杀掉皇后。” 这个皇帝倒是知道。父皇当时还给了他一瓶毒药,要是后来没有发生那些事情,怕是皇后早死了。哪里还会在这里。 英国公老泪纵横,“那一晚,臣听闻此事,心里震惊,匆忙进。臣这辈子没吃过苦,臣的孩子们也没有吃过苦,臣想,若是能在当时退下来去乡野里也不错,至少我们健康平安。” “臣教导孩子们,也都是想着让他们喜喜的,这其中最出众的,便是小九。小九没心没肺,安心知足,虽然臣总是对他打骂,但是臣没说的是,他最是符合臣对他们这一代的养育。” 皇帝疑惑,“为什么?” 英国公:“因为臣知晓,盛极而衰,英国公府走到今,已经是得天之幸,一直受到帝王的信任,可是越来越多的官员们是出自英国公府,即便不是英国公府的人,也跟英国公有牵扯。” “臣自小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因为即便臣是忠君没有异心的,可是其他人呢?臣一点也不敢保证其他人没有异心。” “臣晚上很是害怕,可是害怕也没有用,臣决心要去解决这个问题。于是,等到臣掌家的时候,便把盛家其他的族人都散去了各地,从商,教书,做小县令,但不能高升。” “但是让其他人这般做,自己的人在朝堂,那就是不公平的,于是臣也让自家的儿郎们开始不做高官。” “他们学得一身的本领,却一直得不到重用,还是埋怨臣的。臣身居高位,心里也很是是惭愧。” “所以先帝说,他想让臣衣锦还乡时,臣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,再怎么样,臣也让全族的孩子们都活了下来,都没有异心,没有贪污,认认真真耕种,读书,教书,从商,去前线打仗,去山上教书。” “可是先帝又说,他想要皇后的命。” 英国公言语之间突然哽咽了起来,“这哪里能成呢?即便是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可是臣知晓,皇后娘娘必定是在等臣去求先帝的,臣就跪在地上求他开恩,但是先帝却摇头,说英国公府即便现在离去,但英国公府却还是有势力在朝堂,会影响陛下,且皇后娘娘聪慧,她一直教养皇太子朔,说不得将来会垂帘听政。” “先帝说了很多,但是臣还是不愿意。臣愿意替皇后娘娘去死,也求他网开一面,把皇后废了,或者假死,让世上再无这个人,但陛下还是不愿意。” “臣其实当时很是惭愧,因为,先帝爷说出绝无可能的话后,臣其实是妥协了的。臣想着,只要给阿瑶一个全尸就好。” 皇帝听了慨,还为英国公和皇后心酸的。特别是皇后,她那晚如此信誓旦旦的说英国公会去救她,结果自己的父亲还是抛弃了她。 英国公道:“这几年里,臣一直不敢去直接面对皇后,就是心里有愧疚,她与陛下种种,无论是看折子和批折子,臣都不愿意去说她。因为,因为臣心中有愧疚,臣总是在想,若不是五皇子当年那一次变,阿瑶就已经在坟墓里面了。臣……臣实在是没有资格去说她。” 皇帝听得又是慨一阵,“自古两难全,也是难为你了。” 他倒是没有怀疑英国公,因为英国公说的他都知晓。 英国公抹抹眼泪,道:“这次的事情之后,又是一群人在那里喊打喊杀,他们在喧闹,臣却沉默了。难道这次,臣还要为了他们再次抛弃女儿一次吗?难道就因为他们的衷心,就要抛弃阿瑶吗?” 英国公痛哭涕,“陛下,所以臣私心里,倒是希望他们的女儿有如此境况,看他们还能不能说出杀人的话。” 又道:“陛下,臣都想过了,臣这次不愿意退,臣不愿意杀皇后,也不想留下骂名,这次弹劾臣和皇后娘娘的有两拨人,一个是宁国公,一个是于翰林。” “于翰林是好人,他是真心为了陛下好的,但是宁国公这个人还不如臣呢,他跟臣有仇,教导儿女也没有用,您看看他儿女的那些蠢样,就知道他有多么愚蠢了。” “也就是下一代没有长大,能够替代他,不然臣早就想建议陛下把这拎不清的老头打发回去算了。” 他跪在地上,“臣早就想过了,臣过两三年,也要回老家去,但绝不是现在。” 皇帝听了这么一番话,回到长乐的时候就对皇后道:“多看看你的父亲吧,哎,可怜天下父母心。” 皇后:“……” 但不管怎么说,看皇帝这神,怕是事情成了。 作者有话说: 二更老规矩谢在2022-08-18 00:00:56~2022-08-18 21:09: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的小天使哦~ 谢灌溉营养的小天使:杜若 66瓶;眠去、憬花 5瓶;60990775、秦淮晓渡、是00喇 1瓶;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 第221章 更新啦 皇帝因为这件事情对宁国公有所不, 他开始不断的对宁国公一系的人发出责难,宁国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他真是没有想到陛下会这般信任英国公。 他如此, 跟他一起弹劾英国公府的于翰林却好端端的,没有受到什么责备。 不过像于翰林这种忠臣,皇帝虽然给了面子,但是他肯定不会因为皇帝给面子而不再弹劾。 他甚至准备自己的棺椁了。皇帝得了消息, 整个人都麻了。 他对皇后说, “如今朕真是骑虎难下。” 皇后笑着道:“朝臣们如此相,陛下为什么还不让臣妾退居后, 反而依旧搬着折子来。” 皇帝愣了愣, 然后道:“……也许是朕觉得你不会害百姓?他们各有各的心思,朕不相信他们。” 父皇才去世多久,这些人就开始冒头了。皇帝真的一点也不相信他们。 他道:“即便是于翰林, 他难道就没有一点私心吗?他想要用朕来名垂千古呢。” 然后叹息,“再说了,这些老臣们敢这般迫朕,不就是仗着自己是两朝老臣吗?不就是仗着朕良善不愿意杀害他们吗? ” “一不顺心, 就敢成群结队的跪在御书房外, 呼朋唤友,一个个都说是为了朕,为了大秦,那他们要是真是如此,怎么不散尽家财去救济百姓呢? ” 皇帝对他们很不意, “这次是你, 下次是什么?要是他们一不顺心如意, 就要以此来要挟朕, 此风长久以往,朕便要被他们约束住了。” 皇后不曾想,皇帝竟然是这般想的,不过仔细换位思考,皇帝的心思其实是有迹可循的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她笑了笑,“原来陛下心中自有沟壑。” 既然如此,其实就好办多了。皇后并不打算留着于翰林过年,这个老头子实在是迂腐,她之前不敢动他,是因着考虑皇帝不愿意动他,如今知晓其实皇帝也并不喜他这种早早为自己买棺木的做法,那就可以动了。 折邵衣来的时候,她就让折邵衣回去传信给沈怀楠。 沈怀楠等了几天,便开始筹备了。于翰林这个人是个好人,清官,他一心扑在朝政上,为了天下百姓不顾自己安危做下不少的危险之事,很得百姓戴。 后来年岁大了,先帝便让他回京,在翰林院任职养老,也算是先帝的心腹了。 他回朝之后,也依旧致力于解决各地的洪涝水旱,当年皇帝跟五皇子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他也丝毫不站队。 如今冒出头来,是实实在在看见来皇后参政带来的危机以及英国公的野心,他上折子皇帝不听,想要拿住英国公的证据,却又拿不住,宁国公站出来,他便觉得可以借一股东风,也可以站出来,谁知道陛下竟然这般蠢。 他气得好几天吃不下饭,眼看就要病了,就见自家的儿子大哭着进门,求着他帮忙。 问他做什么,他就说自己逛青楼去了,被盛瑾安抓住,如今正要禀报圣上。 于翰林顿时一口气没上来,直接就倒了下去。等他醒来的时候,就听夫人说儿子的官职已经丢了。 他先是打了儿子一巴掌,然后问明缘由,“我再三说教你不准去那种地方,你如何去的?” 这是先帝爷时就颁发的令法,他都不能去请陛下收回成命。 于翰林儿子已经慌得不行,十年寒窗苦读,才换来如今的官职,怎么能轻易的丢掉,他痛哭涕,“父亲,儿子真的是第一回 去。” 于翰林家教严,所以他真的自小就没有去过青楼。这回也是被好友骗了。mMCzX.CoM |